首页 资讯 正文

280余件展品打通“时空轴”,邀观众走进2200余岁古城

体育正文 191 0

280余件展品打通“时空轴”,邀观众走进2200余岁古城

280余件展品打通“时空轴”,邀观众走进2200余岁古城

大运河畔,一座玉璋造型的(de)博物馆亮相,犹如掀开“历史之眼”。6月14日,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试运行开放,“千年之城——路县故城遗址历史文化展(wénhuàzhǎn)”同步揭幕,289件(套)展品(zhǎnpǐn)宛若打通一条跨越2200余年的“时空轴(zhóu)”,带领观众走进汉代古城,触摸历史。

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展厅内,参观者在遗址展厅观看不同年代地层。

汉代(hàndài)“古井群”原址呈现

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的立面幕墙,仿城墙砖(zhuān)形式设计,古韵悠悠。它从外观上看有点“矮”,与遗址共存,向下“生长(shēngzhǎng)”。

图为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展厅。

2016年(nián),路县故城遗址在北京城市副中心(zhōngxīn)建设考古勘探中被发现,将通州的建城史至少提前到2200年前的西汉初期。“从2016年发掘至今,考古工作持续进行。”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孙勐介绍,该遗址以汉代路县城(xiànchéng)址为(wèi)中心,周围发现了众多与(yǔ)县城同时期(shíqī)的房址、窑址、水井(shuǐjǐng)、道路和灰坑等遗迹,外围墓葬区清理了近万座各时期墓葬,“它们是研究秦汉时期城市建设和北京地区燕文化的重要实物例证。”

如今,这些考古发现汇聚于1500平方米的基本(jīběn)陈列展厅。289件(套)展品按照“千年路城 蓟东(jìdōng)要冲”“由路而(ér)潞 传承延续”“沧桑故城 时代变迁(biànqiān)”“璀璨新城 古今同辉”4个部分,完整展现路县故城遗址从战国至明清时期的发展脉络。

博物馆还打造了2000平方米(píngfāngmǐ)的(de)遗址展厅,原址展示路县故城遗址区内保留的3座西汉时期水井(shuǐjǐng)、1座东汉时期水井、1座汉魏时期陶窑址。“我们累计清理出200多座两汉时期水井,这是北京地区首次考古发掘并记录的汉代井群。”孙勐说,展厅里原址展示的方形(fāngxíng)、七边形木构井,是目前北京地区发现的同类型遗存中规模最大(zuìdà)的。

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展厅内,参观者在多媒体展项中了解汉代筑城的场景。

文物“坐标”细解古城(gǔchéng)风貌

展览开篇,第一个出场的(de)文物就足够亮眼——一件玉石串,由(yóu)蓝绿色、乳白色、红色(hóngsè)的宝石和玉髓珠饰组成,它出自路县故城遗址的一处大型战国墓葬,是路县地区古有人居的实证与史证。这些材质的珠饰多见于内蒙古、辽宁和吉林(jílín)等地,是先秦时期的北京地区与北方游牧民族文化交流(wénhuàjiāoliú)的见证。

由“城外”走进“城内”,一批带有汉字(hànzì)的(de)文物,是最生动的历史注脚。

一件陶罐的肩部(jiānbù)有一处戳印陶文,释读为“亭”,与(yǔ)秦始皇推行的“市亭(shìtíng)制度”密切相关。“它反映了(le)国家‘大一统’的形势。”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副馆长刘乃涛解读,这件陶罐是(shì)秦代在(zài)路县设置行政管理机构的实物见证,当时,陶器、漆器等手工业品要经过市亭检验合格,并加盖带有“市”“亭”字样的印记,方能上市流通,“陶罐上的‘亭’字,类似于‘产品合格证’。”

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展厅内,参观者在驻足观看一件带盖陶鼎。

一块西汉时期的(de)“千秋万岁”瓦当,承载着古人对美好生活(měihǎoshēnghuó)的向往。它反映了西汉路县秦砖汉瓦的时代风貌,与(yǔ)陕西关中地区汉代帝都、帝陵遗址发现的同类型瓦当形制相仿。

还有一方唐代的墓志(mùzhì),记载了墓主人、幽州潞县县丞艾演葬于“潞县甄升乡,古(gǔ)潞城南一里平原”。其中(qízhōng),“古潞城”即为路县故城城址。这块墓志是考古人员确定路县故城位置的重要坐标。

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展厅内,汉代饮宴场景吸引参观者驻足。

两座墓葬“入住(rùzhù)”展厅

依托科技(kējì)手段,更多考古新发现(fāxiàn)得以实景还原。两座不同时期的墓葬“入住”展厅。

一座辽代砖室墓,是2017年在通州区东夏园地铁站发掘出土的。考古人员利用扫描复原技术(jìshù),在考古现场拆解后,使用原物在馆内(guǎnnèi)复原。“这座仿木构砖室墓,不仅墓门外侧保存有较为完好的砖作门楼,墓室内壁还有桌椅、灯台、门窗(ménchuāng)等精美(jīngměi)砖雕图案。”刘乃涛说。

另一座金代壁画(bìhuà)墓(mù)出土于2019年(nián)。登上景观台细看,四壁存有砖影和壁画,内容涉及墓主人夫妇宴饮图、妇人启门图、侍女点灯图、男仆备马图等,画面色彩(sècǎi)丰富、笔触生动。“我们对壁画进行了全景式扫描、整体迁移保护,配合多媒体(duōméitǐ)互动展示,反映辽金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。”刘乃涛说,一同展出的文物也均(jūn)出自这座墓葬,有盆、盏、熨斗、壶(hú)、釜、剪子、簸箕等,它们与墓中的壁画一起,描绘了古人真实的生活场景。

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展厅内,参观者在仔细观看金代壁画墓。

“今后,随着(suízhe)路县故城遗址考古不断有新发现,博物馆的展品还将增加。”孙勐说,将适时拓展(tuòzhǎn)遗址发掘情况、汉代郡县制、北京地区汉代城址概况等(děng)相关知识,直观呈现田野考古发掘现状。

图为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展厅内金代壁画墓壁画局部。

路县故城遗址公园和博物馆(bówùguǎn)自(zì)6月14日14时启动“馆园一体”试运行开放。博物馆开馆时间为周二至(zhì)周日9时至17时(16时30分停止入馆),周一闭馆(法定节假日除外)。观众无需(wúxū)预约,凭有效身份证件免费参观。

更多热点速报(sùbào)、权威资讯、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

来源(láiyuán):北京日报客户端

记者(jìzhě):李祺瑶,武亦彬

280余件展品打通“时空轴”,邀观众走进2200余岁古城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